清风川溪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24章 同学少年,明朝最真实科举,清风川溪,yoyo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“你若不来,我也要遣人寻你”,等皂隶上罢清茶,孟隆笑言。

“不知老父母有何吩咐?”,秦鸣鹤有些疑惑。

“下月有京城内使来邑,要给石师重立新碑”,说着皱了皱眉头,“也不知你赶不赶得及”。

“府里刚下的札付,四月初七,府治下学子去兖州参试”,孟隆说了个府试时间。

“学生今次弃考就是”,秦鸣鹤如今也不敢随意猜测孟隆的想法。

孟隆摆摆手,“那倒不必,若是赶不及,等你从府城回来,再去祭拜就是”。

“学生都听老父母安排”,秦鸣鹤明白他多半是想给自己一个露脸的机会,可这机会比不得府试重要。

孟隆点点头,“石师府中下仆已是发卖了些人,不过有一人,却是需要你来做主”。

秦鸣鹤一月去一趟南山,可他从不去石府,自是不知道最近发生的事,不解道,“老父母说的是何人?”

“刘小安”,孟隆双手交叉,“发卖之时,刘全深感后悔,某也觉得他是一时之差,待他求本官,本官一时心软便留下了那小仆”。

秦鸣鹤忆起少年,品性憨厚朴实而又真诚上进,可他没钱养啊,苦着脸说道,“学生如今不过是个白身,又没一技傍身,怎么敢收留奴仆?”

孟隆见他脸色不似厌恶,知他心意,便是笑了笑,“我不过是觉得他曾受你救命之恩,观那小仆又有知恩图报之意,又识文断字,便留了留,日后说不得是你臂助”。

秦鸣鹤起身致谢,“还是老父母想的周到,学生感激不尽”。

既然是孟隆留了留,那如何处理自是有他来定,至于工钱,那自然也是他来付,不用白不用。

“竟是说些胡话”,孟隆笑骂一声,“小小年纪便学了些滑头的手段,师兄还能害你不成?”

秦鸣鹤连道不敢。

孟隆摆手不听他的虚言,“这小仆暂且留在石府,王氏也需要几人跑腿指使......”说到这,声色变厉,“你日后切不可再去石府”。

秦鸣鹤应是,“你可知本官何意?”

“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”,谣言之威自来是让人积毁销骨。

孟隆缓缓脸色点点头,“你既然知道众口铄金便好,想朱子一代大儒最后竟是落得个新台故事,凄惨离世,你便当自警”。

新台故事,说的是《国风·邶风·新台》这首诗,历代文人认为这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双穿,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

九马拉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