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风川溪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30章 本经题一,明朝最真实科举,清风川溪,yoyo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秦鸣鹤在草卷的题目后面写了“宣公二年本经”,意思是此题事出自《宣公·二年》的本经而非传,全文是“秋九月乙丑,晋赵盾弑其君夷皋。”

单从字面来看就是鲁宣公二年,晋国的大臣赵盾弑杀自己的国君晋灵公夷皋。

秦鸣鹤看了看题目,料来选的不会多,因为这道题是道客观史实题,今时之人其实根本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。

也就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,故纸堆里觅苍茫,文章做得也就千奇百怪,若是稍有不慎,便是离题千里。

不过随后秦鸣鹤心中却是窃喜,这题虽然不曾做过,可是他却考证过,因为石巍讲《春秋》时曾言,“盾者,权臣也,摄国事以自大,擅权弄操,祸国之源,后世子孙岂可无辜耶?不惜也”。

秦鸣鹤记得前世有部电影叫《赵氏孤儿》,讲的就是赵盾之孙赵武复宗族位的故事,满满激情励志、爱恨情仇。(笔者没看过)

可是按照老师所言,这晋国赵氏是为祸自招,秦鸣鹤想深问原因,老师却是让他自己去寻答案。

想到这里,秦鸣鹤忍不住打了个寒颤,为了了解真相,秦鸣鹤当时日以夜继翻阅古籍月余,摘抄约有三十余页,后来交给石巍校阅,石巍只是笑了笑,曰:“尚可”。

秦鸣鹤听后差点吐血,如今看来,这功夫倒也没有白费。

秦鸣鹤提笔在草纸上写道,“上有德功之能容,下有恭谦之分守,恒之道”,这便是破题。

什么意思呢?

就是说君上不光要有文德武功,对有功与国的人更要有包容之心,不能胡乱猜疑打压,乃至杀臣,臣子要有恭敬谦虚谨慎的本分和操守,不可越权代庖,乃至弑君,这样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。

秦鸣鹤这里耍了个心计,此点题有一语双关之意,其实他想说的激烈些,譬如“弑君小人耳”,“王莽董卓一流”,“宇文司马之徒”,但是不敢。

为何要说赵盾“小人权臣王董耳”?这就要捋下人物关系、时间线,也好寻根溯源。

《春秋》文公六年有云,“晋杀其大夫阳处父。晋狐射姑出奔狄。”

意思是说,鲁文公六年,晋国大夫阳处父被人杀了,晋国的中军佐狐射姑(也叫贾季)出逃到了北狄。

阳处父为什么被杀?谁杀的他?

《左传》云,“六年春,晋蒐于夷......使狐射姑将中军,赵盾佐之。阳处父......谓赵盾能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无名三国志

老小鬼